土客网 > 种鸡饲养
导航

蛋种鸡骨架和体重的控制要点

作者:Carter 142
现代优良蛋鸡品种的饲养,已不再单纯以周龄或体重作为育雏、育成阶段划分和营养调整的标准,而是以体形发育的程度为准则。衡量蛋种鸡的体形发育标准以骨架作为第一限制因素,体重作为第二限制因素,生产中则以胫长和体重作为具体指标。前期以骨骼为主,后期则以体重为主。  骨骼和体重对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鸡的骨骼和体重的生长速度不同,骨骼在10周龄内生长迅速,8周龄雏鸡骨架已完成75%,12周龄已完成90%以上,而体重则到36周龄达到最高点。体形发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生产性能的发挥。胫长达标而体重偏轻的鸡群,产蛋早期蛋重小,产蛋率上升缓慢;胫长不达标而体重超标的鸡群会出观早产蛋或发生严重脱肛等现象,死淘率高;如果胫长和体重都不达标,就意味着育雏育成失败,开产时间延长,少则开产推迟1~2周,多则推迟3~4周,蛋种鸡产蛋高峰达不到标准,使生产量减少,孵化计划无法安排,对经济效益影响较大。  因此,在饲养过程中,要经常抽测体重和胫长(至少每2周抽测1次,每次每群抽测比例不少于5%的鸡数),监测体形发育情况,及时调整,切不可掉以轻心,以免优良性能难以充分发挥。  骨骼和体重调控的管理措施  调控目标:根据蛋鸡体形的发育特点,在饲养管理中应着重抓好8周龄前的胫长生长和8~12周龄胫长和体重的生长,力争使鸡群的胫长均匀度在90%以上,体重均匀度在80%以上。  高营养育雏,雏鸡生长发育迅速,代谢旺盛,但胃容积小,消化率低,而且经常遭受温度变化、免疫、用药、断喙等应激因素的影响,影响采食量和体形发育。因此,在育雏前期(0~4周龄),应精心配制日粮,使每公斤日粮的代谢能为12.5~12.9兆焦,含粗蛋白质20%~22%、蛋氨酸0.45%、含硫氨基酸0.8%、赖氨酸1.15%,并保证钙、磷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的供给。这不仅有利于雏鸡形成一个良好的骨骼系统,而且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免疫系统,并促进羽毛的生长,使雏鸡的胫长和体重提前达到标准。  适时分群整群,及时调整营养水平:根据雏鸡的体形发育特点和体结构变化规律,最好在其4周龄、8周龄和12~16周龄进行3次分群整群。方法:4周龄时挑出低于平均体重10%的鸡,8周龄和12~16周龄挑出低于或高于标准体重10%的鸡,进行单独饲养。  对于4周龄体重值低于平均值10%的鸡,继续饲喂育雏前期料至8周龄,其他鸡可更换为育雏后期料,每公斤饲料代谢能不得低于11.9兆焦,含粗蛋白质19%、蛋氨酸0.42%、赖氨酸1.10%、其他营养素不变,饲喂至10周龄。  如果0~4周龄采用高营养育雏,一般8周龄时胫长能达标,甚至超标。对这样的鸡群应立即换喂青年鸡料;对体重不达标的鸡群,继续饲喂育雏后期料至10周龄,但最晚不超过12周龄,并增加多维素用量。  对8~12周龄鸡群的分群管理,可实行分级管理法,即对胫长达标和超标、体重超标的鸡群,减少喂料量(每次减5克)或用青年鸡料,每公斤饲料的代谢能减少44千卡。密闭鸡舍用间断光照(开15分钟关45分钟),使鸡自然减少采食量。若为自动调温鸡舍,可在提高舍温1℃~2℃的同时,减少喂食量2~4克,也可减少喂料次数,并在每吨饲料中添加氯化胆碱500克。对胫长达标、体重不达标的鸡群,继续饲喂育雏后期料或增加1%的粗蛋白质,也可添加2%的脂肪,加7天停7天;对于胫长低于标准、体重超标的鸡群,用育雏后期料,增加多维素,每吨饲料中加氯化胆碱500克,每公斤饲料代谢能减少44千卡;对于胫长和体重均低于标准的鸡群,先用育雏前期料饲喂2周,再改为育雏后期料,按该品种的饲养指南(手册)进行管理。  蛋鸡饲养研究资料证明,后备母鸡(14~20周龄)生长期对日粮能量浓度最为敏感,因此,对于12~16周龄体重不符合标准者,调控其生长的有效措施是调整能量摄取量;体重超标时,提高日代谢能水平,并在日粮中添加0.5%~2%的油脂。  控制性成熟:性成熟的调控是通过育成后期限饲并结合适当的光照方案来实现的。在体重达标的情况下,对14~16周龄的鸡给以最低水平的代谢能和粗蛋白质,以防止母鸡性成熟提前。光照对性成熟是非常重要的。延长光照的结果是性成熟提前,缩短则推迟性成熟。光照方案不同,对性成熟的影响非常显著。  对采用自然光照的开放式鸡舍,为避免12周龄后自然光照延长,常采用0~20周龄内最长的日照时间作为恒定光照时间,也可结合12周龄后渐减的自然光照,以便控制鸡的性成熟。但是,如果育成后期(14~20周龄)光照时间不少于13小时,都有可能发生早产现象。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进行光刺激:一是体重达适宜开产体重,二是自然产蛋率达5%,三是轻型蛋鸡达20周龄仍未见蛋。在开始光照刺激时,要将育成料及时转换为开产前期料(含2%的钙)或高产蛋鸡料,以适应产蛋的营养需要。
农友们都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