龟鳖病害防治中突出问题
龟鳖养殖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工程,其病害防治是技术含量较高的环节。在龟鳖病害防治中,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三个,就是安全、诊断和应激。安全优先是龟鳖生产原则和对人类健康负责的态度;诊断角度要全面是认识龟鳖病害根源和处理病害的正确途径;应激反应是龟鳖养殖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和不明的主因。1安全优先原则是效益优先,还是安全优先,实际是以钱为纲还是以绿为纲的不同理念。没有效益就不能生存,是效益优先的出发点。因此,效益优先就是采取各种技术、管理和市场手段,获得经济效益最大化。而食品安全意识滞后的结果是,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国家禁用渔药,最终产品龟鳖商品流入市场,被消费者食用后,产生许多不安全因素,残留药物随食用性龟鳖转移到人的身体中,对人的健康带来危害。安全优先是以无公害、绿色、有机食品为终极产品推向市场,给消费者带来营养、安全和健康。因此,我们强调健康养殖,就是在生产中杜绝使用国家禁用的渔药,改善养殖环境,投喂新鲜动物饲料和全价饲料,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饲养管理,养成安全的健康龟鳖。无论出口食品被查出不安全隐患多次在国际上受阻,以及国内将要建立安全食品市场准入制度,这些现象均表明安全养殖生产以及安全优先原则必须坚持最为关键。彻底改变以钱为纲的思想,转变为以绿为纲的新思维。将绿色食品龟鳖生产当成我们的生命线,创品牌,仿野生,无公害,这些技术市场路线已经被实践证明不仅不影响经济效益,反而能创造更高的附加值,增加经济效益,产出的绿色食品符合保障人类健康的终极目标。科学养殖就是要以绿为纲,生产优质高效的龟鳖产品贡献人类。2诊断角度思考龟鳖病害发生后,诊断角度不仅要从环境、病原和龟鳖自身三方面去查找病因,而且要从饲料、应激、操作等方面找它因。病从口入,说明饲料不卫生或变质会带来疾病;天气突然改变,雷暴袭击正在晒背的龟鳖导致应激反应;人为操作不当,将龟鳖苗种直接投放水体中,将水龙头对着龟鳖直接冲水,这些不当操作都是产生疾病的根源。在传统思路上,一旦发病,应从环境、病原、龟鳖自身三方面综合思考,找出病因。比如,温室中换水引起的温差过大,龟鳖苗放养温室需要逐渐升温,龟鳖转移到温室外露天池需要逐渐降温,以及在运输过程中随意加冰,都会导致温差太大,引发应激反应,在龟鳖自身难以调节下,即超出调节的范围,就会发生疾病。我们不能忽视病原对龟鳖疾病的致病作用,但不能只考虑病原因素来进行诊断。在养殖农户中,经常地思考方法就是,发生疾病,首先考虑此病是什么传染的病原引起,立即想用药进行处理,因此,盲目投药,各种药物都投,结果收效甚微,甚至加快。其实,都是没有正确诊断的结果。3应激反应对策实质上,应激是生态环境中,有害的外在胁迫因素产生的致病力超过生物体自身的调节能力,产生的结果。强烈的应激对龟鳖动物致病的打击,会引起无名和难以辨别的症状,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病害。天气突然变化,雷暴雨袭击,对正在晒背的龟鳖是致命的打击,每年都会引起大量龟鳖的应激;台风后雨水入侵温室,突然降温,致使温室龟鳖受应激停食;环境因子的改变,如异地引种,两地pH高度不一致,龟鳖苗种放养后产生应激;运输前喂食过多,以及在高温季节运输中投放冰块降温,到达目的地后发现脱水并产生无名,其实是应激反应引起的;在养殖过程中,对养殖对象如黄缘盒龟进行冲水刺激,有时是降温、打扫卫生等需要,对龟头、龟背等直接冲水,受到刺激后,一般会发生应激反应,当然不会马上表现出来,过一段时间,疾病就会出现,显然是应激引起;换水是龟鳖养殖中经常要做的事,如果水温相差很大,就会发生问题,严重的会产生感冒、白眼、流鼻涕、急呼吸、头部反复上抬下垂等应激症状;龟鳖移入移出温室,没有渐进升温或降温,后果很严重,如果温差很大,可引起大量应激;龟鳖放养时,直接将龟鳖投放入水中,会导致应激,正确的做法是让龟鳖自行爬入水中;龟鳖苗放养时,水位太深,放入水体后的龟鳖容易发生呛水等应激,时间过长引起。上述现象都是在实践中常见的,其实还有很多,不一而足。应激是龟鳖养殖的大敌,遇到应激,不要乱下药,必须先查到应激源,采取相应措施。比如在雷暴雨来临前,服用防止应激药物,并将正在晒背的龟鳖赶入水中,在雷暴雨后,再服用防止应激药物。对已经发生的应激病,可全池泼洒抗应激的药物。对应激病,最重要的是采取科学的操作方法,比如采取及时排污、微量换水的微调方法,以保持环境稳定,减少应激发生。使用防止应激的药物进行预防,一般在饲料中经常适量添加维生素C进行应激预防,在应激后添加高剂量的维生素C。并可添加维生素E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B5、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等复合维生素,增强免疫力和抗应激。其他用来抗应激的药物还有亚硒酸钠、左旋咪唑、黄芪、补骨脂、淫羊藿等。对应激特别严重的龟鳖可采取注射抗生素、维生素C等药物进行治疗。目前,市售防应激的药物已有很多种类,以复方为多见。